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助力非遗文化传承

作者: 时间:2018-12-21 点击数:

扎花、染色、漂洗、晾晒……一道道工序井然有序,纯白的织物在艺人的手中妙手生花。这项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在我校实践基地——女红坊里不断地制作成品。炎炎夏日,屋内的煮染大锅不断翻腾着热浪,师生的额头汗水流淌,艺术学院贾辉、李洁教师带领学生正在进行染织创作。打开经过折叠捆扎、缝绞包绑、煮染上色的织物,奇丽的图案呈现在眼前,其色斑斓,不由得让人惊叹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。“当展开画面的那一刻,你就会忘记辛劳,并期待下一个作品带来的惊艳和喜悦,这就是扎染艺术的魅力所在”贾辉说。


图1捆扎、图2煮染、图3晾晒、图4套染作品

这是实践基地里日常的一幕画面,被收录在《大美秦皇岛》的节目之中。8月20日,应秦皇岛宣传部和妇联之邀,实践基地的师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摄制组的拍摄活动,为秦皇岛的旅游发展助力。

艺术学院教师贾辉参与节目录制

艺术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。早在2014年就在校内成立了装饰艺术设计工作室(染织坊),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,用于学生的扎染、蜡染、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创新。

在老师们的无私传授下,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将扎染作品变为文创产品,设计的围巾、桌旗、背包、服装等旅游产品深受游客的喜爱。并且发挥艺术设计专业的特长,自主研发了产品的标志、包装等,有效的推动了品牌文化的传播。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了就业和创业技能,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。

师生作品

德国代表团艺术交流活动

澳门中学生在实践基地学习扎染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,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”。高校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,汇集了大批青年学子,他们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造发展的主体,学生们对“非遗”的关注、传承和参与是实现一个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根基。因此,艺术学院师生积极发挥学者的“主脑”作用,将高校智力资源引入传统手工艺产品的创新与设计,构建完善的传统手工艺实践课程体系。这对于建设具有自我特色、民族精神的大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。(编辑:孙艳敏  审核:唐代清)




地址:河北秦皇岛河北大街西段360号  邮政编码:066004   备案号:冀ICP备05024134号-1   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0479号